“24年如一日照顧老的、小的,寇桃莉一路走來太不容易。她的愛心孝行就像母親的拐杖支撐著病中老人的歲月,也像一盞明燈,點亮了這個多難的家庭對生活的渴望?!笨芴依虻耐逻@樣評價她。
寇桃莉是鄰居眼里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打小就乖巧懂事。爺爺、父親原來都是西儀廠的老職工,母親是隨遷家屬,一家人生活雖不寬裕,但相親相愛,其樂融融。
而這一切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打破……
那是1993年,寇桃莉的母親在一場車禍中嚴重受傷,導致左眼球被摘除。這一打擊在重創整個家庭,擊潰母親身體的同時,也讓寇桃莉的爸爸因此而消沉。那時,正在上學的她仿佛一下子從幸福的山巔,跌入到痛苦的谷底。但堅強的意志讓她很快明白,自己該怎么做才能分擔爸媽的憂愁。從此后,每天放學,寇桃莉幾乎承擔了家里所有的家務,除了洗衣、做飯這些日常事務,她還要開導媽媽、安撫爸爸,尤其是母親住院期間,既想照顧母親,又要忙著學習,坐下來認真吃一頓飯對她來說似乎都成了奢望。
在寇桃莉的細心照料下,母親慢慢好起來了,而她也漸漸長大,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似乎又恢復了以前的寧靜。但是好景不長,寇桃莉的母親又診斷出患了糖尿病,車禍保留下的另一只眼睛視力嚴重下降,幾乎失明,這又一次把這個家庭推到了痛苦的邊緣。
剛剛工作不久的寇桃莉又一次用弱小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任。她終日穿梭在工作、家人和孩子之間,每天給母親測血糖、打胰島素,每周給母親洗頭、洗澡,每月給母親剪指甲……這樣的孝心堅守一晃又是十六年之久。這期間,她的愛人和孩子也在她的孝行感召下,共行孝道。
隨著母親年歲漸長,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住院成了“家常飯”。2016年9月,寇桃莉母親因糖尿病并發癥右腳膿腫,小腳趾指縫潰爛入院,治療20多天不見好轉。醫生會診后,告知要進行小腳趾截肢。而糖尿病人的傷口愈合難,術后愈合成為不確定,也就是說出院遙遙無期。每天穿梭于醫院——單位——家里之間,成了寇桃莉很長一段時間的生活“方程式”,在醫院,她悉心照料母親的病情;在單位,她努力做好自己崗位的每一項;在家里,她強撐著給孩子做飯,幫孩子輔導功課。她的內心一直想著,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

母親終于能出院了,可由于傷口并沒有完全愈合,寇桃莉又每天下班后攙扶著母親去社區醫院換藥?;氐郊依?,就拿來熱水袋給母親捂腳,幫助傷口吸收藥物。為了照顧好母親的病情,原本看到小蟲子都害怕的寇桃莉硬是學會了給母親一天四次的注射胰島素。母親出院一周后,又恰逢國慶節休假,社區醫院不上班。這也沒有難倒寇桃莉,她打電話咨詢遠方做外科醫生的叔叔,自己在藥店買來消毒、包扎器材,給母親換藥、包扎傷口,又遵照醫囑及時把腳趾壞掉的那節骨頭剪掉。經過近兩個月的照料,母親的腳傷完全愈合。母親高興地逢人就說:“多虧有這個女兒啊?!?/FONT>
屋漏偏逢連夜雨,母親的糖尿病還在維持中,又有了老年癡呆的問題。病痛的折磨讓母親的脾氣一天天變“怪”。每天打胰島素之前,就偷偷吃東西,導致血糖過高,病情加重;有時趁家人不在,悄悄溜出去,碰的到處是傷,很久才能愈合……寇桃莉知道,這都是母親年歲大了,有時一個人在家憋悶的。于是,她想了定鬧鐘、放廣播、讀文章等很多辦法給母親解悶??芍灰诩揖鸵磺卸己?,她一去上班,母親就照舊“惹禍”。而每每看見母親“惹禍”后傷到自己痛苦的樣子,她就心如刀絞。她越發地對母親照顧得更加細心,日復一復,年復一年,用行動填滿了濃濃的孝心……
寇桃莉性格陽光而又堅毅,她常說:“只要能讓父母過的安穩,日子再苦我覺得都是甜的”。她就是這樣,無懼苦難,任勞任怨,用愛和孝行撐起了一片天,讓整個家庭安穩、祥和。